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回看來時路 前眺未知處(二十二)

父親軍職退役,受聘進入了教育界;當時省立嘉義中學校長周封岐先生希望父親南下,任職該校,但因暫時無缺希望父親先去該校在新港的分校幫忙,等有機會再請回本校。因此在台北住的大約一年多的過渡期便結束了,全家搭乘火車搬至嘉義縣新港鄉。

從相對繁華的台北市搬到以農為主的新港鄉對我們一家老小都是新奇又新鮮的經驗。那時的“嘉中分部”-嘉義中學新港分部可以說位於新港鄉的外圍區;學校四周除了幾家農戶,都是一望無際的農田。心曠神怡,純樸靜謐的氣氛,讓我們一到就愛上了那個地方!我們被暫時分配到教師宿舍最邊間的一個單位,房子不大但院子卻非常大!後來父母親帶著我們盡情的利用了這個院子,讓我們五兄弟姐妹的童年留下了極為快樂美好的一頁!

新港鄉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雖然是一個以農作為主的鄉,但卻又是俱有宗教歷史文化背景的一個精華地。它的源遠流長,香火鼎盛的奉天宮奉祀的是擁有眾多信徒的 "天上聖母”- 媽祖。小時候在當地大家都稱奉天宮為媽祖廟,而因為一位班上盧姓同學家開的鼎鼎大名的新港飴的祖傳店「金長利」就在媽祖廟的旁邊,我們全家都愛吃他們店的新港飴與芭蕉飴,便常常趁買糖果的時候,進媽祖廟拜一下或看看,因此對新港的媽祖廟就非常的熟悉。而距新港大約五公里之遙的北港鎮也有一所奉祀媽祖的大廟,也是香火鼎盛的叫朝天宮。從小就聽說許多關於奉天宮和朝天宮對於誰是正統或順位如何...的爭執,而從大約清嘉慶年間(十九世紀)一直到近些年好像爭執都還是持續的!

相傳明朝天啓二年(1622年)福建湄洲天后宮媽祖渡海經笨港(後來的北港)時媽祖顯聖,指示永駐該地。1700年於笨港建天妃廟,後稱“笨港天后宮”,但在1799年時,笨港溪遭洪水,天后宮被沖毀,廟中神像文物一說下落不明,一說東移至新港。後來1837年北港天后宮重建便想要回神像...,最後由王得祿將軍出面協議仲裁:一尊留在新港奉天宮,一尊奉祀北港朝天宮。而一直以來爭執的即誰奉祀的是大媽,誰奉祀的是二媽?但可喜的是2009年,新港的媽祖出巡於正月十日與北港的朝天宮展開了六十年來首度的會香破冰之旅。

在我小學的那個年代,這兩所大廟都已是香火鼎盛並各擁有龐大的信徒。有一次父親要我們體驗參觀一次北港朝天宮的盛大活動,便全家出動搭公車去北港朝天宮,歡樂興奮的度過了一天,到了晚上不記得是公車停駛還是錯過最後一班車,竟然無法回新港的家。那個年代,極少人有私家車也沒有計程車,在人潮洶湧的北港街上,父母絞盡腦汁還是一籌莫展,完全找不到任何交通工具,最後父親竟然決定全家沿著公路走路回家!拖著一天活動下來的疲憊身軀,還要走上五公里多的公路,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但奇妙的是一家人在黑漆漆的公路上走走停停,到最後倒還真的回了家!現在回想,莫不是當時得到媽祖的庇佑?當然父母親的堅毅與決心應是那晚支撐家人最大的力量!

新港的奉天宮每年正月十五的“媽祖繞境”出巡活動,規模之盛大,信徒之眾多,氣氛之熱烈,很難形容!搬到新港之後,第一次見識這種活動之前,同學告知許多有關的訊息,如,街上會有很擁擠的人潮,遊行的隊伍很長很好看,有很多人會在媽祖的鑾轎下鑽過,尤其會碰到大量的鞭炮要小心不要被炸到;遊行隊伍過後鞭炮紙屑會厚到到我們的腰部...,同學說到這時還用手在腰部比劃了一下!聽到這裡有點半信半疑。結果,那天在街上體驗到的是不可思議的震撼經驗;鞭炮是幾個小時不間斷的爆,濃密的煙霧讓人看不清眼前的景象,抬媽祖鑾轎的轎夫幾乎全程都“浸”在在爆炸中的火光火藥中,也不知這些人是否會受傷?信徒們完全無視這種火光十色,震耳欲聾像戰場的狀況,不斷不斷的依序鑽到在上下左右前後晃動慢慢前進的媽祖的鑾轎底下;想要受到媽祖的神力加持!

瞠目結舌的我在街上看完了全程的媽祖繞境出巡,大批信徒隨著鑾轎逐漸走遠後,街上的鞭炮紙屑果真累積到一個八歲孩子的腰部的厚。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