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回看來時路 前眺未知處 (二十三)

從台北市轉學進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小,從二年級到六年級小學畢業,整整五年都安定的在該校就讀。腦中留有不少在那段期間特別的回憶;想擇要的在此欄接續的寫出來。

新港國小在我就讀時期的校長是鄭盛先生,當時他大概是已過耳順之年的老人家,記憶中在學校裡不論在哪見到他,總是見他慈祥和藹的面露微笑,即使只是看看學生不講什麼話,每位學生好像都能感受到他的關懷與注意,是位令人尊敬而懷念的教育者。從他和幾位老師的手裡,我和大弟在就讀那所小學期間接到過三四十張各類獎狀;有的是學業上的,有的是各種校內校外比賽活動的。父親把這些獎狀全都高高的貼在客廳的一面牆上,因此天天進出都能瞧見父母當時引以為傲的那面“獎狀牆”。可對我而言,每天進進出出映入眼簾的卻總是許多張獎狀的落款,大大黑黑的兩個字~鄭盛。因此這位校長便成為我一輩子腦海中即使想忘也忘不掉的一位校長。

記得在轉入就讀新港國小的頭幾天就發覺同學當中,除了幾位醫生的孩子,大多數同學天天都是光著腳上學,而我和大弟卻是少數天天穿鞋上學的學生,因此就很容易被注意。除此之外我們又是從城市轉來的學生,又是外省人的小孩,又不會說閩南語,穿著舉止又和大家不太一樣...,大概在學校便暗中被視為“異類”!不是“同類”在一個團體中總是令人難過的,但再難過我們也無法變成不穿鞋上學,所以就只有隱忍;好在這種忍,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物資的逐漸豐富而很快的減少了。從看著許多同學們沒鞋穿到開始穿塑膠拖鞋到布鞋球鞋...,高年級時穿皮鞋的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了。

說到鞋,記得有一次,大概在我三年級大弟一年級時,四叔從台北寄來一大箱的學用品,除了文具外,還有書包,雨衣,球鞋...等。球鞋中一雙暗紅色的,尺寸剛好適合大弟穿,第二天誰也沒在意的就讓他穿去上學,哪曉得在上下學的途中,被不少的高年級同學在面前背後取笑,當天回家很傷心委屈的告訴母親,說以後再也不穿那雙鞋了...。大弟稚小的心靈受到了一次說不清的傷害,又得屈服於一種說不清的觀念!女生可以穿黑色藍色,任何色的球鞋,男生為什麼不能穿紅色球鞋呢?況且在那個物資較匱乏又住偏遠鄉村的年代,有鞋穿已經是難得,而小學一年級那麼小的孩子,穿一雙暗紅色的球鞋,有什麼不可以呢?但在當時保守封閉的鄉下,好像就是不可以!男生穿紅鞋,就像犯了什麼法條而很難為大家所接受!

有點吊詭的是那段時期那些大多數沒鞋穿,衣物粗陋看似貧窮人家的孩子,其實大多數不是家裡有田產房產,就是「耕者有其田」農業改革政策下受惠的有田可耕的農戶的孩子們;他們父母不注重孩子的穿著說不定只是農村人家傳統以來習以為常的習慣風氣!反而我們這種有衣服鞋子可穿看似富有人家的孩子,卻是父母在戰亂倉促間必須放棄所有在大陸家鄉不算少的家產家財,跟著國民政府撤退台灣,在兩個政權敵對隔絕之下,那段時間只能靠著政府發放的微薄薪水養家活口,無田無產的比起那些農家的孩子們真可說是遠遠不如!當然後來經過城市鄉村政府民間所有人民的勤奮打拼之下,台灣經濟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不斷進步,到近二十年幾乎家家都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