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2012 仲秋及歐遊雜記 (三)

暑期的觀光“熱”季,在巴黎的各熱門景點都是人潮洶湧;當我們進入盧浮宮時,在大廳及入口處許多地方都有以法語及英語明顯標出“小心扒手“的警示語。我注意到許多人都悄悄把背包移到前胸,包括我自己在內。我一方面心裡感謝這些標語讓人提高警覺,另方面也在想這些標語如此明顯可見觀光客被扒的情況大概蠻嚴重;帶著一點點隱隱不安的情緒在心裡提醒自己此行一定要特別小心。誰料到越擔心事情還真的就發生了!讓我這份不好的回憶大概短期都很難磨滅。

八月十三號大陸來團整團人馬近中午抵達旅館,中飯後隨即開始巴黎的參觀行程。大家乘地鐵至凱旋門,然後要通過一個人擠人的地下道去到攀登凱門的入口,之後開始爬梯;偌大的建築物,內部的攀登石梯卻是又窄又陡,人們魚貫的往上走,若不是特別情況想停下來都有點不好意思,因此就勉為其難不停的爬,氣喘吁吁直到到達了一個休息的空間才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之後大夥又繼續往上攀,終於到達凱旋門最頂端的觀賞台,一出門,馬上心曠神怡,在藍天白雲,陣風輕拂之下,可以三百六十度俯瞰整個巴黎市,那種愉悅境界不啻人間仙境!尤其那遠近馳名的香榭麗舍大道,從頭到尾竟然無法遁逃的全在我們眼底,得意之際已忘了上來時的費力。流連了一陣子,大家都有點捨不得離開這美景,但還有許多待看的,便啓程下梯,完成了凱旋門的參觀。

離開了凱旋門,開始在五光十色,現代裡攙合著古典,商業中透出了文藝的香榭麗舍大道上,一邊參觀一邊散步,走完了全程的大道,又看了沿途的大皇宮小皇宮,還通過亞歷山大橋,過塞納河,經榮軍醫院一直走回了旅館所在區域。整個下午的徒步行程讓我如今想來像是一個橫躺著的"T" 字;因為又上天又下地又走了全程的"香" 大道,面與體三維的體驗了這個世界名城。

在通往凱旋門的地道中,因為非常擁擠,幾乎是摩肩擦踵的狀況,團員散在人潮中但仍需互相注意,還不時的要確定一下領隊的位置與動向...我和一直走在我後面的女兒跟著人潮朝著登梯入口方向往前挪動,在快到集合點時,我轉頭往後一看,女兒完全不見蹤影,眼光迅速的掃視能見的範圍,也都沒見她的蹤影;我一時腦筋一片空白,一切思考功能全停頓...這是怎麼回事?一秒鐘前還在我後面走著,怎麼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我佇立在人潮在兩肩旁不斷往前移動而自己卻無法移動的茫然狀態中,努力的鎮定自己,想著我應在這等還是往回走去找她?心底一種無助之感慢慢升起並開始壯大時,她出現在視線裡...。

原來一個"小"扒手(約十二三歲的男孩)正在打開她背包的拉鍊,準備扒東西時,被她發覺,小扒手隨即往回逃,女兒卻迅速跟上,把他逼到牆壁前的條凳上,正顏厲色的訓斥了他一頓。雖然這突發事件好像來得急又去得快又沒讓扒手得逞,但卻著實的讓我一驚!
你相信嗎這一驚還不算什麼,還有二驚在後頭呢...。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2012 仲秋及歐遊雜記 (二)

雖然我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住過,可是因為一些因素,幾十年來只有極少的幾次是以純旅遊的目的而出行,而去的還都是離家不遠的郊區而已。這次有幸在搬來德國不久認識了一位大陸來的知名學者張教授及夫人。在一次聚會中,聽到他們談論在八月要和一個大陸來歐遊的團體做一個歐洲五國遊;在略知情況後,我即思忖著:因為外子要例行的去東京教一所大學的暑期班,約有一個月時間我是獨自在家的,而這段期間若能加入這個旅遊團,不但完全不影響家務,也是我的一個難得的,很久以來的出外旅遊的機會。

我便試著問他們,如果我也想加入他們的旅遊團有沒有可能?張教授與夫人卻立即告之: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他們將幫我向主辦方詢問...,我聽後高興異常;看樣子,這一時興起的出遊念頭還真有希望成真呢!果然,主辦方表示沒什麼問題,只要照著告之的步驟去做就行。在差不多一切都就緒的階段,在美國的女兒表示也想參加這個團遊,來看看歐洲;便又麻煩張教授向主辦方安排一些手續。非常感激大家的幫忙,最後一切都辦妥了。

八月十一號早上,我隨著張教授一家自艾蘭根搭火車一路西行,下午4點半左右到達法國巴黎。女兒已比我早幾個鐘頭自美國波士頓飛抵巴黎並在要下榻的旅館等待著我們;因為已經三,四年沒有長聚的機會,母女相見,甚是歡欣。

而大陸的來團要到十三號才能抵達巴黎,十二號就算是先到人員自己出外活動的一天。我們和張教授一家便決定先去盧浮宮參觀。體驗了巴黎不錯的公共交通系統。到了盧浮宮時,看到宮內宮外人頭鑽動,吵雜擁擠;讓我聯想到與約九個月前回台灣去外雙溪故宮博物院的人頭鑽動,人聲嘈雜,處處擁擠不堪的情況簡直不相上下。

也許是我已許久都沒有到所謂的 "知名景點" 旅遊,心中問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世界各地知名景點人們參觀的景象怎麼都像趕市集或廟會大拜拜式的?除了吵還是吵,除了擠還是擠!連博物館,美術館也不能倖免?記憶中,以前無論去哪個博物館或美術館參觀,即使人多也都還能享受靜觀思考,在展覽品前有一點點自己自由的與尊嚴的參觀空間。而這次在巴黎待的最久,看的東西最多但在兩處名景點卻留下了不怎麼好的回憶。後面會敘述。

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宏偉特殊不在話下,眾多展品也每每令人嘖嘖讚嘆!但限於體力與時間,除了個別特定非看不可的展館如:羅馬,希臘,埃及或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外,就是挑一些重點展品看,例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維納斯女神", "勝利女神"...等的;可偏偏這種情形也是大部份參觀人士的想法,因此想移動至"世界知名" 的展品前就簡直是寸步難行!

而我終究是擠不進觀賞"蒙"畫前的人堆裡,就只能站在人堆外,高舉照相機,拍了一張照片,自我安慰的認為算是看過了知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了!

盧浮宮主入口的玻璃金字塔是法國為了紀念大革命兩百週年,在1980年代請知名的華裔設計家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它的現代風格與盧浮宮古老的風格是迥然不同的;但奇特的是:它既能彰顯自己的獨特設計卻又能不搶奪古老宮殿的氣勢,換言之,它的 - 居中,單一與新潮和盧宮在外圍三方的 - 圍繞,多重與古老竟能夠相配相容並呈現出特異不凡之態勢!在我看來,這設計真是藝術登峰之極品!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2012 仲秋及歐遊雜記 (一)

時光荏苒,轉眼已近仲秋,在德國才過去不久的春夏季的生活裡,有幾份感想,趁著記憶猶新,想把它們先簡單記下,與讀者分享也留個記錄。

在搬到德國不久,我曾注意到在我住的這個城各處房子沒有任何門窗有紗窗門的裝置;曾懷疑過,難道德國沒有蚊蟲蒼蠅?我那時想,等到了夏天就可以知道。現夏天已過在這簡單的敘述一下:德國南部在夏天,真正的大熱天並沒有幾天,而真正熱的時候,只要把前後窗門完全打開,空氣一對流就不覺得熱。而門窗大開又沒有紗門紗窗就偶爾會有蚊蟲或蒼蠅飛入,但數量不多,很容易就能解決(也許我們因住二樓蚊蟲相對少)。既沒有什麼大熱天又沒有很多的蚊蟲,這也許就是沒有裝紗門紗窗的原因。但此所一樓的住戶卻不時的有抱怨聲,說蒼蠅太多,家裡準備的蒼蠅拍還不止一兩把。

蒼蠅多並不是普遍現象,只在特定時間或地點才發生的。在我們住的這個大學招待所的院子裡,放著幾個垃圾分類大型方桶,其中有一個是回收有機物(廚餘及果皮等)的桶。這個桶收集的東西是定期運到某地去做堆肥;是物資再利用極佳的做法。但是在各地,人們竟然是將廚餘直接倒入桶裡,而在最熱的日子裡仍然是一星期才運走一次,因此滋生許多蒼蠅,讓住一樓的人不勝其擾。有一次去丟廚餘時,讓我驚詫的幾乎叫出來,桶壁,桶緣,桶蓋裡外滿滿都是蠕動的肥蛆,著實驚人!不敢相信在德國竟然會看到這樣的畫面,而似乎並沒有人介意什麼!大概蛆也可歸類於有機物而更能增加堆肥的養分吧!

我其實很早就打聽到這種桶裡面是允許放紙質垃圾袋及一種會定期分解的類塑膠袋,因此我就一直是將廚餘分袋包好才丟入桶裡。因為實在覺得直接丟入很快會腐爛招蛆招蠅的有機垃圾又總是臭氣熏天的桶裡,不是一種適當的處理辦法。我就一直我行我素照著自認較正確的方法做了下去。

************************

在這過去的本地五月的傳統啤酒節,我已經上傳過有關的照片及視頻。但這個節的一個部分卻給我留下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回憶。本來在節日來臨之前,我曾經興奮的期待著,也許這是一個我可以接觸南部德國傳統文化的機會,我尤其期待的是能聽聽德國傳統的音樂,但結果卻不但大失所望竟還有點滑稽的感覺。

啤酒節活動的範圍很廣,在我們住處很近的對面,一大片的山坡都包括在內;表演的場地舞台也有好幾個,台與台相距不算太遠,每個舞台都有不同的表演節目;有不同的樂隊輪流在不同的日子演出。每一個舞台都用擴音機傳播聲音,而台與台之間似乎都想互相壓過對方的表演聲音,因此就變得異常的喧囂吵鬧,每天越晚越吵得令人無法忍受,要等到十一點多以後,表演的聲音才停,但人聲卻過半夜以後才會慢慢消去。

滑稽的是,這些不同的樂隊,天天唱的八九成都是美國五六十年到三四十年前的英文流行歌曲;更“過分”的是,他們大概認為每天面對的是不同的觀眾,因此同樣的歌曲就天天一唱再唱,殊不知這情形讓就住在這地區的居民而言簡直就是煎熬。這樣滑稽,喧鬧,狂歡近兩星期的啤酒節終於結束。

我很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一個音樂水平這麼高的民族,在自己長久以來的傳統節日裡,讓人聽到的音樂竟都是美國過去的老歌,還都是以英語唱出?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圖文 (九)

在瑞士愛因斯坦住過的房子。他在窗內向外眺望

美麗的日內瓦湖

遊湖船船尾一景

瑞士聯合國總部前的現代雕塑

此次多國遊,博學多聞並頗具幽默感的于導遊

感謝張教授一家的協助,讓這次的旅遊畫上完美的句點。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圖文 (八)

盧森堡國一政府建物

本圖與下二圖為斯特拉斯堡三景



斯特拉斯堡火車站內有一辦公室,專門幫助殘障人士

處處風景如畫的瑞士。本圖與下二圖。



圖文 (七)

荷蘭的鑽石館。看了鑽石及有關知識。

民俗村裡的荷蘭美景

德國名景點宏偉的科隆大教堂

貝多芬住過的房子

近看只是一堆長短粗細不一的管子,遠看卻是貝多芬的臉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圖文 (六)

梅花樁武術團 團員梅花拳招式留影


在比利時一處不太為人知的一座日本閣樓與上圖仿中式建物

這種啤酒起源於荷蘭

荷蘭 阿姆斯特丹城內運河河景 (本張與下四張)


船型的大眾運動中心

運河邊在小船上休憩的人



圖文 (五)

法比國界標

進入比國 團員下車休息

比利時布魯塞爾廣場一建物
比利時好啤酒。特定杯配特定酒。


布魯塞爾廣場另一角

廣場花展

比利時原子塔景點